文章
  • 文章
搜索

战略合作:

13552205851 (微信)    

首页 >> 行业资讯 >>行业政策 >> 小心,肥胖是一种慢性病
详细内容

小心,肥胖是一种慢性病

肥胖容易导致糖尿病已在医学界和患者之间形成共识,但国内一些肥胖症患者寻求的解决方案仍然离不开美容院、运动会所及没有经过CFDA认证的药物。广东省肥胖糖尿病专科联盟专家认为,医学体重管理模式对于减重将更为科学和有效。

目前治疗肥胖没有系统医学干预

超重、肥胖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病,相比体重正常人群,超重和肥胖人群罹患心脑血管病、糖尿病、不孕不育风险倍增。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金世明教授表示,肥胖是三高的源头,从而引起各种顽固性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甚至导致死亡。

不要以为肥胖只是对身材的一种描述,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学会(AACE)和美国内分泌学院(ACE)已将肥胖定义为一种慢性疾病,属于生活方式医学范畴。肥胖就和一般的感冒、阑尾炎一样,通过积极干预和治疗可以获得整体健康改善。

2017版AACE年会,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干预的推荐仍涉及医学营养治疗、常规体力活动、充足睡眠、行为支持、戒烟等方面。但目前的现状是,大多数肥胖患者寻求的解决方案仍然是节食、吃减肥药、花大价钱去美容院等等,完全没有系统的、医学的专业指导,市场混乱,减肥者甚至因此受到伤害,为此不少专家呼吁要将医学体重管理模式尽快引入到减肥行业。

体重管理可减少肥胖糖尿病发病率

“肥胖糖尿病预防、调理得好,可以减少很多严重的并发症。”广东省肥胖糖尿病专科联盟终身荣誉主席钟世镇院士表示,体重管理是从源头上预防或缓解肥胖糖尿病,与生活习惯,例如饮食,息息相关。

中国超重、肥胖人数约3 .14亿。2017年A A C E指出,肥胖为基础的慢性疾病,治疗时应强调以并发症为中心,首要确定治疗决策和预期效果,以期改善患者的健康状态和提高生活质量。业内人士指出,体重管理产业潜力巨大,但市场混乱,医院端体重管理即通过医学体重管理实现非药物减重与疾病治疗的统一,将在医学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按照疾病诊疗的模式进行体重管理,它包括了药物、非药物、营养、手术、运动、心理干预和辅助支持者体系,一旦形成标准化的线上线下体重干预模式,即可推广至各医疗、健康管理及体重管理机构,实现医院、企业、医生、患者多方共赢。

“肥胖症和糖尿病就是因为人体摄入纤维物太少,高脂肪高蛋白太多。”已有92岁高龄的钟世镇院士指出,日常生活中要多吃蔬菜,其他食物也要适量摄入,但不能过量,暴饮暴食;不抽烟,喝酒不酗酒;作息也要规律。“比如我的一日三餐,早餐是一杯牛奶一个鸡蛋一个馒头,中餐一块肥肉三种蔬菜二两饭,晚上跟中午差不多但量就减少一点。作息上也要规律,保证睡眠,我一般晚上9点半睡觉早上5点半起床,午休一小时。”

超一亿糖尿病患者多因肥胖导致

陈宏教授表示,对于肥胖症的生活方式干预,医生将根据患者的目标体重、生活习惯、病史设定每日总热量及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等产能营养素的热量分配,并对其他营养素进行平衡补充,制定食谱和运动方案,并进行长期随访,以达到长期维持体重,预防超重、肥胖相关并发症的目的。对于超重或肥胖T 2D M患者,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可使体重得到长期控制,代谢指标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糖尿病患者超过一亿,其中肥胖是高危因素。广东省肥胖糖尿病专科联盟就是让全省各地市近30家医院结盟,开展业内学习交流合作,共同管理肥胖人士,治疗慢病的同时也减少慢病患者 后备军 人数。”据广东省肥胖糖尿病专科联盟主席陈宏教授介绍,该联盟由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肥胖与体重管理专业委员会等共同发起,将在医疗服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医学继续教育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促进各个肥胖治疗专科共同发展,形成区域内若干同质化的特色肥胖专科中心,提升解决肥胖相关并发症的救治能力,根据肥胖并发症病例分型分工合作,形成补位发展模式。在提高肥胖专科整体水平的基础上,提升服务区域人民健康的能力和水平。


技术支持: 网站设计 | 管理登录
seo seo